10月至今,国内外大宗商品普遍陷入震荡走势,其中前期强劲的铜和黄金品种高位震荡,而部分能源化工品和农产品则冲高回落,有两个共同的原因是市场对于12月美联储降息预期降温和需求的担忧。
对于铜而言,我们认为随着美联储官员对于就业市场担忧升温,12月美联储降息的可能性重新攀升,这很大可能刺激铜价启动新一轮涨势。最根本的原因还是铜供应短缺的前景是铜价上涨最坚实的基础,尤其是铜矿供应紧张制约精铜产量的增长,而AI和储能对铜需求的拉动是确定性。
铜矿供应短缺制约精铜产出
2025年,铜矿供应增量不及预期。国际铜研究组(ICSG)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8-9月全球铜矿同比出现负增长。根据矿企财报和产量指引推测,2025年全球铜矿产量小幅下降0.12%。其中2025年三季度,前二十大铜矿量同比下降6.5%,多数企业受外部扰动和内部因素影响出现减产,仅部分企业凭借矿区运营优化实现增长,行业分化态势显着。
全球铜矿产量及增长情况(单位:万吨、%)
铜矿产出增量来源于Rio Tinto的OyuTolgoi扩产、MMG的Las Bambas、中国黄金甲玛铜矿扩产和铜陵Mirador扩建等项目,其中MMG的Las Bambas前三季度铜矿产量同比增长7%。铜矿减量来源于刚果Kamoa-Kakula矿震,El Teniente和Grasberg事故等,其中Grasberg铜产量同比下降13%。
此外,矿石品位下降导致其他铜矿商产量下降,例如嘉能可前三季度铜产量同比下降17%,将2025年的铜产量指引区间调低到85-87.5万吨,低于此前预测的85-89万吨;南方铜业铜矿产量同比下降6.4%,其在墨西哥的布埃纳维斯塔矿因品位降低且转向锌银生产;墨西哥集团前三季度产量下降2.6%至79.8万吨,因在墨西哥和秘鲁矿区产量下降。
2026年,全球铜矿依旧难以出现较大增长,增量主要是Free-Port印尼的Grasberg复产计划、OyuTolgoi二期达产计划、巨龙铜矿二期试产和Chuquicamata达产爬坡,但因平均品位持续下降,开采成本不断攀升,而新矿开发周期长达6-10年,增量产能难以快速释放,实际产出增长有限。
一般情况下,铜价领先铜矿周期约1年左右,2024-2025年的高利润格局理应支撑2025-2026年铜矿产出增加,但在干扰率高位背景下,例如矿产资源保护主义、开发现金成本攀升、矿石品位下降和电力短缺,铜矿投产往往不及预期,或者很难满产,铜矿供应的屡屡不及预期或对价格形成长期托底。
铜矿短缺制约精铜产出的扩张,尽管中国和刚果有新增冶炼产能的计划,但预计会延迟投产。从国内来看,虽然国内铜冶炼产量保持增长,但多数冶炼厂面临原料库存耗尽的困境,叠加副产品硫酸价格下跌的影响,冶炼厂正承受巨大经营压力。从海外来看,进入2025年第四季度后,海外冶炼厂招标活跃度较往年明显提升。例如,近期SPCC、Anglo、LS等多家企业对2025-2026装期货源进行招标,通过此方式提前锁定2026年加工利润,但加工费很难抬升。甚至,部分企业亦将预付款比例大幅提高,以确保原料供应稳定并降低流动性风险,但进一步加剧了铜矿供应短缺,加工费的话语权进一步下降。
储能等新兴需求方兴未艾
2025年,尽管铜价大幅上涨,部分传统领域的铜需求受到抑制,出现以铝代铜等替代消费的特征,但是新兴领域的需求增长强劲,例如光伏、储能和AI带来电力建设需求,表现为芯片和储能电池带动铜箔需求大幅增长。
从光伏行业来看,铜凭借高导电性和耐腐蚀性成为核心材料,其应用贯穿产业链多个环节。根据国际铜业协会(ICA)数据,每GW光伏装机量的铜用量约为3950-4000吨。我们预计2025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容量约550GW左右,乐观预期下可达580GW,用铜量保守估计约为217.3-220万吨。
从储能市场看,2026年中国储能依旧处于高速增长阶段。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刚刚印发的《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提出,从2025年到2027年,三年内全国储能新增装机容量超过1亿千瓦;到2027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1.8亿千瓦以上。截至2025年9月底,我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超过1亿千瓦,意味着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预计2026年储能市场或延续高速增长态势,主要有三点:一是AIDC将从“需求爆发”转向“规模化部署”,随着AI硬件的持续建设,配套储能系统将迎来规模化部署高峰期;二是大储市场需求将向“4小时及更长时长”迁移,这对企业系统集成的能力和成本控制提出了更高要求;三是C&I市场(商业和工业市场)将加速渗透,C&I市场将展现出比户储更强的增长韧性。
作为储能主力,锂离子电池对铜的需求主要体现在电池外壳、电极材料和连接件,而液硫电池寿命长、安全性高,氢储能技术成熟,两者均需铜用于导电部件和系统集成。锂电池对铜消费拉动,主要体现在铜箔需求和连接线等。据路亿市场策略(LP Information)的最新报告,2024年全球液态锂电池所使用的这些铜基材料市场规模已达87.78亿美元,预计到2031年将激增至202亿美元,2025-2031期间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2.1%。
综上所述,随着美联储官员对于就业市场担忧升温,越来越多的美联储官员表态支持12月降息,这带动美股和铜、黄金等金融属性较强的资产价格强势上涨。而铜作为AI时代的“新石油”,算力时代对电力需求勐然攀升。再加上储能市场规模的蓬勃发展,铜消费新一轮强劲的增长点还将继续发力,铜箔需求占比越来越高,导致铜价还有较大的上涨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