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日本经济再度显现疲态,2025年三季度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时隔六个季度重回负增长区间,叠加出口贸易持续遭遇美国关税政策冲击,外需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弱化,日本经济的复苏之路愈发坎坷。
尽管新任首相高市早苗政府紧急推出规模达21.3万亿日元(约合1354亿美元)的综合经济刺激计划,但日本金融市场却一度“股债汇三杀”。具体来看,日经225指数在短暂反弹后再度承压下行,美元兑日元汇率则持续处于156的高位区间,接近160的官方干预警戒线。
日股反弹仅昙花一现?
日本股市的表现呈现出鲜明的矛盾性:一方面,随着市场对人工智能概念股潜在泡沫的担忧有所缓解,科技股与金属股率先发力,带动大盘实现阶段性反弹;另一方面,宏观经济承压、财政政策争议及产业龙头业绩爆雷等多重因素,又让反弹的持续性充满变数。
11月27日,日经225指数盘中大涨,升至50000点以上。科技板块表现尤为突出,半导体检测设备巨头爱德万测试、科技投资龙头软银集团等公司股价大幅上扬,成为拉动指数反弹的核心动力之一。
图:日经225指数走势图
然而,这种反弹势头能否持续存疑。就在上周,日本资本市场刚刚经历了"股债汇三杀"的局面,新任首相高市早苗政府推出的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为重要诱因之一。
11月21日,日本内阁正式批准规模达21.3万亿日元(约合1354亿美元)的综合经济对策。计划公布后,日经225指数迅速跌破49000点关键支撑位,日元兑美元汇率在157区间持续承压(接近160的官方干预警戒线),10年期日本国债收益率更是一度飙升至1.779%的高位。
渣打中国财富管理部首席投资策略师王昕杰指出,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可能会造成财政空间进一步收窄,国债发行增加,国债收益率进一步提升,日元贬值,逐步陷入财政主导的债务风险,进而引发财政危机。
市场担忧并非空穴来风。当前日本债务规模已达经济总量的两倍以上,在发达国家中处境最差,利息支付占年度税收收入的比例已接近23%。此次刺激计划以改善民生为主,对经济的增量拉动作用相对有限。
与此同时,日本经济复苏乏力以及通胀数据持续保持在高位,也为经济发展蒙上阴影。日本2025年三季度GDP较上季度减少0.4%,按年率计算下降1.8%,自2024年第一季度以来时隔6个季度再次出现负增长。另外,10月日本核心CPI同比上升3.0%,物价涨幅继续扩大。
如果说宏观政策是系统性压力,那么产业龙头的业绩爆雷则成为加剧股市下跌的“催化剂”。例如,日本存储巨头铠侠因业绩不及预期一度带崩相关板块。
11月13日,铠侠公布的2025财年第二财季报告显示,调整后净利润同比暴跌60%,仅407亿日元,远低于市场预期的474亿日元,营收和营利也分别同比下降7%和48%。铠侠业绩爆雷随即带动存储板块大幅下跌。
日元贬值风暴持续
与日股的震荡相比,日元的贬值趋势似乎更为明确。日元贬值的核心驱动力仍与财政扩张以及债务风险引发的市场信心流失相关。
11月26日(周三)亚洲时段,美元兑日元在156.08附近高位窄幅震荡,虽略低于上周157.9的高点,但仍处于1990年代以来的弱势区间。9月以来,日元汇率更是在G10货币中持续领跌。
图:美元兑日元走势图
高盛及美银等机构均指出,随着投资者担忧日本刺激政策规模超预期,财政风险溢价正重新回归,给长期国债和日元带来持续压力。与此同时,通胀数据的高位运行进一步加剧日本的政策两难。
有分析指出,日元贬值会推高进口商品成本,与政府通过补贴缓解通胀的努力背道而驰,这一矛盾使得日元汇率陷入“贬值—通胀”的恶性循环。
在日元汇率持续贬值之下,日本当局是否会进行干预以稳定市场?日本财务大臣片山皋月近期对日元的疲软状况表示了担忧,她特别提到了干预这一可能性,日本经济财政政策大臣城内实也表示,政府正密切关注汇率变动,包括投机行为。
值得一提的是,日元的疲软也提高了日央行12月加息的可能。前日本央行货币政策主管门间一夫表示:“只要没有重大负面消息出现,且日元维持在当前水平附近,12月加息的可能性就相当高。”
短期而言,美元兑日元的走势将聚焦日本央行12月政策信号,若释放明确收紧信号,日元汇率有望获得提振。在此之前,区间震荡仍是主要特征。
从机构观点来看,摩根士丹利虽认可本季度日元的弱势表现,但仍预测美元兑日元汇率将在2026年第一季度跌至约1美元兑140日元的水平,随后在2026年年底回升至1美元兑147日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