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产品
预计阅读时间 3分钟
关税冲击下,两类商品命运大不同!
作者 期货日报
2025-04-17自4月2日美国宣布加征关税以来,全球风险资产出现普跌,大宗商品走势也出现了分化,其中避险类资产——黄金价格大幅上涨,COMEX黄金价格突破3200美元/盎司,而其他商品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
图:COMEX黄金期货6月合约价格突破3200美元

美国关税政策引发总需求担忧,大宗商品面临需求增速放缓甚至负增长的冲击,且中美博弈过程中,大宗商品波动也会加大。长期来看,全球贸易体系重构、贸易将再平衡和美国关税政策的妥协等积极因素会对冲这种需求端的冲击。
美国关税政策引发总需求担忧
特朗普政府加征高额关税后,有可能影响社会总需求放缓。据预测,在美国对其他国家加征25%的情形下,2025年全球贸易量降幅可能在10%左右;在美国对其他国家加征25%以上的情形下,全球贸易量降幅可能超过60%,但这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较低,因为美国很难承受持续的高关税冲击,可能会率先陷入衰退。
美国是全球主要的消费国,一旦经济出现衰退,那么社会总需求会出现急剧萎缩。高额关税很大一部分会传导至消费者,由美国居民承担,表现进口物价指数攀升,实际可支配收入下降,消费支出萎缩。
对于中国而言,既是生产大国,也是消费大国,关税对中国的进出口冲击主要是短期性的,长期来看影响不大。首先,出口可以转向内需,国内市场较大,能消化一部分外需求下滑带来的需求缺口。然而,制约内需的主要是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放缓,需要财政补贴政策和收入分配改革来完成扩大内需;其次,中国拥有全球最完备的工业体系,出口商品在成本、技术和种类方面具有不可替代性,出口多元化意味着对美国出口下降可以通过区域贸易,如“一带一路”国家、东南亚和拉美等国来弥补。最后,中国的进口需求并不会受到对美加征关税的影响,因为进口可替代性很强。
因此,从理论上讲,美国政府加征关税导致全球贸易量短期急剧下降,会影响总需求扩张,大宗商品价格短期承压。然而,美国消费的下滑是确定的,但中国面临外需下滑时短期的,且内需存在扩张的空间,最终全球总需求降幅不一定会很大,且随着贸易再平衡而会逐步修复。
关税博弈最终会通过谈判解决
首先,特朗普政府内部在关税政策上存在严重分歧,财政部长贝森特曾警告全面关税可能引发市场动荡,而贸易顾问纳瓦罗则主张强硬关税政策,商务部长卢特尼克也预测某些关税可能引发全球灾难。
其次,上一次美国加征高额关税是1930年,随着美国政府承受的经济下行压力越大,其谈判的意愿就会逐步增强。1930年6月,美国国会通过了《斯穆特-霍利关税法》,实际关税税率从13.5%升至19.8%。当时高关税导致消费大幅萎缩,物价出现通缩。且现在美国的经济实力、通胀环境与1930年有所不同,美国更难承受高额关税的冲击。首先,当前美国通胀压力很大,1930年通胀处于较低水平,不存在通胀的压力;其次,当前美国工业和出口占全球的比重低于1930年,2024年美国工业产值占全球15.9%,而1930年占比40%以上;2024年美国商品出口占比7.9%,1930年占比14%。
农产品冲高回落,黄金涨势未尽
美国对加征高额关税对大宗商品影响整体偏空,因触发总需求担忧,但唯独两个品种存在阶段性利多和长期利多。其中,阶段性利多的品种是农产品,因为中国政府对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采取了强硬的全面反制措施。随着中国国内产量的提升和农产品进口渠道多元化战略持续推进,南美农产品的进口替代趋势明显,例如巴西和阿根廷等国,供应受影响较小,豆类、玉米等农产品价格冲高回落。据彭博社报道,在4月11日当周周,中国进口商从巴西购买了至少40艘货船的大豆,这几乎相当于中国一个月平均输入量的三分之一。
黄金则受益于美国加征关税影响而不断创历史新高。贸易保护主义冲击全球贸易体系,美联储独立性受到冲击,地缘政治联盟出现松动,一系列挑战正改写全球秩序,美元信用受到特朗普加征关税的冲击进一步削弱,全球其他国家寻求替代美元的结算货币,以降低对美元的依赖。从国际外汇储备币种占比上看,本世纪初美元份额达71%以上,2024年四季度已经降至57.8%,显示全球央行对美元信任度降低。近期美遭遇大规模抛售也是美元信用走弱的一个佐证。
图为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变动趋势

综上所述,关税博弈最终会回到谈判桌上,高关税很难持久,但市场避险情绪升温。因此,多数商品短期承压,农产品则因中国反制而冲高回落,黄金有望继续保持涨势
第三方内容免责声明
所有意见表达反映了作者的判断,可能会有所变更,且并不代表芝商所或其附属公司的观点。内容作为一般市场综述而提供,不应被视为投资建议。信息从据信为可靠的来源获取,但我们并不保证内容是准确或完整的。我们不保证提到的任何走势将会继续或预测将会发生。交易期货合约和商品期权涉及重大损失风险,因而并不适合所有投资者。投资者应结合自己的财务状况认真考虑该等投资的固有风险。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将来结果。本内容不得被解释为是买卖或招揽买卖任何衍生品或参与任何特定交易策略的推荐或要约。如果在任何司法辖区发布或传播本内容会导致违反任何适用的法律法规,那么,本内容并不针对或意图向在该司法辖区的任何人发布或传播。
最近文章推荐
观看网上课程,认识期货和期权市场,掌握交易过程的每个阶段
查看期货教程了解独家资讯,获得活动邀请,及时接收新闻及预警
订阅芝商所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