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本周(10.30-11.5),国际原油价格整体呈现区间震荡的走势,周度均价环比下跌。WTI均价60.55美元/桶,较前一周下跌0.50美元/桶,或-0.81%。周内,导致油价承压的因素有:美国原油库存增加,美元指数增长以及OPEC+8国决定12月增产。对油价起到支撑的因素有:中美经贸关系缓和以及OPEC决定明年一季度暂停增产。
第一章 国际原油市场走势回顾
本周原油期货市场回顾
本周(10.30-11.5),原油整体呈现区间震荡的走势,周均价环比下跌。
周内市场消息喜忧参半,供应方面,在11月2日举行的月度会议上,承担自愿减产的8个OPEC+成员国决定将12月产量目标上调13.7万桶/日,这符合市场预期,延续了10月和11月实施的渐进式增产模式。但另一方面,因对供应过剩的担忧加剧,OPEC+决定放缓夺回市场份额的计划,在明年第一季暂停增产,这一决定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市场对供应快速增加的担忧情绪。此外,市场机构调查显示,OPEC 10月份原油日产量有所上升。不过,因为各方越来越担心可能会出现供应过剩的情况,OPEC10月产量的增长速度比9月份和夏季相比大幅度减缓。根据调查,OPEC 10月份原油日产量为2843万桶,比9月份原油日产量增加了3万桶。
经济方面,投资者对中美贸易前景的担忧缓解。中美两国元首在韩国釜山举行会晤,深入讨论了中美经贸关系等议题,同意加强经贸等领域合作。但与此同时,美联储内部政策分歧令市场对年内美联储再次降息持观望态度,美元持续走强使得以美元计价的原油承压。此外,此次美国政府停摆创下最长停摆纪录,投资者对美国经济以及能源需求前景的担忧也拖累了油价的走势。
库存方面,美国原油库存超市场预期增加也导致油价承压。美国能源信息署(EIA)数据显示,截至10月31日当周,包括战略储备在内的美国原油库存总量较一周前增加570万桶至8.30763亿桶,美国商业原油库存量较一周前增加520万桶至4.21168亿桶。
本周原油现货市场回顾
本周,国际原油现货均价环比涨跌不一。中东原油市场方面,1月装穆尔班原油的现货价差小幅攀升,INPEX以每桶对官方售价升水0.06-0.09美元的价格销售了1月装穆尔班原油给欧洲摩科瑞公司。此外,1月装上扎库姆原油的现货价差小幅下跌,因为中质/重质原油供应和需求基本面前景仍宽松。1月装Das原油的现货价差也小幅下行,托克公司以每桶对官方售价贴水0.05美元的价格报价销售50万桶1月装Das原油,但是买家对此报价反应冷淡。亚太原油现货市场,交易商继续关注印度对俄罗斯替代原油的现货采购情况,因为需求信号支撑着中东原油市场。贸易消息人士表示,印度巴拉特石油公司已经通过现货招标从阿布扎比购买了200万桶12月装上扎库姆原油船货,以取代从俄罗斯进口的原油。此前,美国对两家俄罗斯主要石油生产商实施了制裁。其中一位消息人士称,卖家为ADNOC Trading公司。美国此前对俄罗斯两大油企Rosneft公司和卢克石油公司实施制裁,以此向俄罗斯总统普京施压,要求其结束在乌克兰的战争。BPCL公司一位消息人士表示,公司只会从非制裁实体购买俄罗斯原油。BPCL公司每个月从现货市场购买200万吨(1466万桶)原油,其中大部分来自俄罗斯。消息人士表示,对于其中的半数供应,BPCL公司希望继续从非制裁实体购买俄罗斯原油,其余半数将从现货市场购买非俄罗斯原油。招标方面,越南PV Oil公司发布标书出售总共120万-160万桶2026年1月至12月装Hai Thach凝析油船货,该标书将于11月4日截标,有效期直至11月19日。
第二章 原油期货市场影响因素分析
供需因素
本周,供应方面,OPEC+12月原油增产13.7万桶/日符合市场预期,该联盟为夺回市场份额正回撤此前的减产措施,而美国页岩油生产商则在7月创下日产超1360万桶的历史新高,两大供应力量的同时增产令市场雪上加霜。西方国家施压亚洲买家减少俄罗斯石油采购,但美欧实施的各种制裁对俄石油出口能力基本上没有产生影响,因此市场质疑最新一轮的制裁效果。不过,俄罗斯可能不得不采取更为复杂的手段来秘密运输石油,这将会增加相关成本。
需求方面,美国与印度已就贸易问题展开数月艰难谈判,特朗普曾明确将印度列为惩罚对象,核心原因是印度大量采购俄罗斯原油,为克里姆林宫提供能源收入支撑。自8月起,特朗普已将对印度的关税从25%翻倍至50%,以此惩罚其持续购买俄罗斯石油的行为。如果美国与印度达成贸易协议,且印度或逐步减少俄罗斯原油进口,这将提振其他品级原油的需求。
美国库存变化情况
上周美国原油净进口量增加600万桶,美国原油库存意外增长,汽油和馏分油库存下降。美国能源信息署数据显示,截止10月31日当周,原油库存比去年同期低1.52%;比过去五年同期低4%;汽油库存比去年同期低2.49%;比过去五年同期低5%;馏分油库存比去年同期低3.68%,比过去五年同期低9%。上周美国原油进口量平均每天592.4万桶,比前一周增长87.3万桶,成品油日均进口量170.1桶,比前一周增长6.1万桶。
基金持仓情况
*由于美国政府停摆,CFTC持仓报告暂停发布。
投机商在纽约商品交易所轻质原油期货中持有的净多头增加4.3%。美国商品期货管理委员会最新统计,截止9月23日当周,纽约商品交易所原油期货中持仓量1936690手,减少25930手。大型投机商在纽约商品交易所原油期货中持有净多头102958手,比前一周增加4249手。其中持有多头264809手,比前一周减少13467手;持有空头161851手,减少17716手。
第三章 原油期货市场走势展望
下周市场展望
技术图上,国际原油价格整体呈现区间震荡的走势。当周导致油价承压的主要因素:一是OPEC+12月仍将增产原油;二是美国政府停摆引发的投资者对经济与能源需求前景的担忧;三是美元指数反弹导致以美元计价的原油承压;四是美国原油库存增加。当周对油价起到支撑的主要因素:一是OPEC+决定2026年一季度暂停增产;二是美国实施对俄制裁;三是投资者对中美贸易局势的担忧情绪缓解。截至5日,WTI报收59.6美元/桶,环比下跌0.88美元/桶或-1.46%;截至5日当周,WTI均价60.55美元/桶,较前一周下跌0.50美元/桶,或-0.81%。从技术形态上来看,标志着油价或将呈现区间震荡走势。
经济方面,美国政府停摆导致官方经济数据发布中断,政府停摆本身以及劳工统计局(BLS)周边的动荡局面,加剧了外界对美国治理能力和可靠性的普遍质疑,而这一点至关重要,它最终会影响各国的外汇储备管理和货币决策,并加剧此前不存在的美国经济波动性预期。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警告称,12月降息并非定局,由于此次美国联邦政府的关闭,是美国历史上第二长的关闭,因此拖累了经济活动。
本周,石油输出国组织及其盟友(OPEC+)在12月小幅增产后又宣布明年一季度暂停增产的计划,既满足了市场预期又带来了意外。通过这项灵活政策,该联盟正在为可能出现的原油供应过剩做前瞻性部署。在11月2日举行的月度会议上,承担自愿减产的八个OPEC+成员国决定将12月产量目标上调13.7万桶/日。这符合市场预期,延续了10月和11月实施的渐进式增产模式。自4月以来,以沙特和俄罗斯为首的这八个产油国已累计提升产量目标约290万桶/日,相当于全球供应的2.7%。
国际能源署评估9月份欧佩克有配额的9国原油日供应量为2387万桶,比8月份日供应量增加了76万桶,比其目标日产量高94万桶;其中沙特阿拉伯原油日供应量998万桶,比8月份日供应量增加了55万桶,符合目标日产量。9月份阿联酋原油日供应量364万桶,比8月份日均高6万桶,比目标日产量高27万桶,伊拉克原油日供应量460万桶,环比增加4万桶,比目标日产量高51万桶,科威特原油日产量273万桶,环比增加8万桶,比目标日产量高21万桶。
据伊朗伊斯兰共和国通讯社报道,哈梅内伊强调,伊朗与美国之间的分歧是本质性、而非策略性的,凸显两国利益的根本冲突。美国必须彻底停止支持以色列、撤出部署在中东地区的军事基地并停止干涉伊朗内政,只有满足这三个前提,伊朗才会考虑与美国合作,且不会在近期考虑。
金联创预计下周(11.6-11.12),OPEC+12月增产13.7万桶/日符合预期,对市场影响有限,然而该联盟明年一季度暂停增产或对明年年初的油市有所提振。美国的贸易谈判仍存变数令全球经济承压,加之目前正值石油消费淡季令市场预期疲软,油市整体处于利空的影响之下。综合来看,下周国际原油价格或震荡小跌。
免责声明
本报告所载的资料、观点及预测均反映了报告作者在最初发布该报告当日的个人判断,是基于作者本人认为可靠且已公开的信息,力求但不保证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也不保证报告中观点或陈述不会发生任何变更,在不同时期,作者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况下发出与本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不一致的报告。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报告中所列案例仅供展示参考,作者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中的内容所导致的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报告反映作者的个人观点,不代表金联创或
芝商所研究判断,金联创或芝商所对报告的准确、完整性不承担保证责任。本报告仅向特定客户传送,版权归金联创所有。未经金联创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均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引用或转载。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