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分钟看经济
视频长度 2分钟
白银能否赶上黄金的创纪录涨势?
讲师: 芝商所董事总经理兼首席经济学家 Erik Norland
2025-07-15
概览
· 过去15年间,数码摄影的兴起导致白银表现不及黄金,但太阳能电池板等新技术或许会改善白银的前景
· 各国央行的持续购金行为,是黄金表现优于白银的关键因素
随着黄金价格突破每盎司3,000美元的创纪录高位,一个核心问题随之浮现:表现滞后的白银能否缩小与黄金的差距?尽管近期白银价格相对于黄金出现显著反弹,但在过去15年中,表现始终大幅落后。
2011年,购买1盎司黄金需25盎司白银;近期,黄金白银价格比率(即购买1金衡盎司黄金所需的白银盎司数)一度突破100,随后回落至90左右。

导致白银表现不佳的因素
白银在历史上表现不佳的一个主要因素是技术变革。例如,智能手机的广泛普及大幅减少了对摄影胶片的需求,而摄影胶片的显影过程在传统上依赖于银板。2000年,摄影领域的白银采用约占全球白银消耗量的25%;如今这一比例已降至约3%。

白银不断增长的工业需求
尽管面临过诸多挑战,但新的技术进步可能会提振白银需求。例如,太阳能电池板制造业目前消耗着全球约16%的白银供应,这凸显了白银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关键作用。此外,白银在电池技术中的应用也日益增多,这意味着能源转型或许能够弥补此前在摄影领域流失的需求。

在需求端,黄金和白银通过珠宝市场相互关联。然而,二者的一个关键区别在于它们的工业应用。与工业用途极少的黄金不同,白银有大量的实际应用场合。
央行影响力
黄金拥有白银所不具备的一项独特优势——央行的需求。自2008年以来,各国央行始终是黄金的净买家,这与它们此前作为净卖家的角色形成了逆转。这种持续的购买行为实际上将黄金从市场中“抽离”——至少在央行选择减持之前如此,这一趋势自2007年以来从未中断。
因此,若剔除各国央行的官方交易,如今的黄金供应量实际上低于2005年,而同期白银供应量则增长了35%以上。
在此消彼长的供需演变中,以历史标准衡量,白银价格仍相对于黄金处于低位。
如何展示中文字幕:点击视频右下方Subtitles按钮,选择chinese(simplified),即可显示中文字幕。

Erik Norland
芝商所董事总经理兼首席经济学家
Erik Norland是芝商所的董事总经理兼首席经济学家,负责撰写关于全球金融市场的经济分析报告。通过识别新兴趋势、评估经济因素并预测其对芝商所旗下的各类产品 (包括利率产品、能源及农产品等) 的潜在影响,他为市场提供深入见解。此外,他还是芝商所在全球经济、金融和地缘政治走势方面的发言人之一。
自 1996 年以来,Norland一直在金融服务行业工作。在2015年加入芝商所之前,他曾在美国及法国的多家投资银行与对冲基金任职,专注于量化研究领域。此外,他亦曾于BEAM Bayesian Efficient Asset Management LLC担任销售职务,并在EQA Partners担任研究主管,这两家公司均为全球宏观对冲基金。在巴黎IXIS Corporate & Investment Bank (现更名为法国外贸银行 Natixis) 任职期间,他负责中央银行及超国家组织的固定收益销售业务,并担任市场经济师与策略分析师。Norland的职业生涯始于纽约信孚银行 (Bankers Trust) 全球投资管理部门,并就职于策略性资产配置小组。
Norland拥有美国马里兰圣玛丽学院 (St. Mary’s College of Maryland) 经济学与政治学学士学位,以及哥伦比亚大学 (Columbia University) 统计学 (金融方向) 硕士学位。此外,他还为特许金融分析师 (CFA) 持证人。
相关推荐
免责声明
交易所交易的衍生品和被清算的场外(OTC)衍生品具有亏损的风险,因此并不适于所有投资者。交易所交易和场外衍生品为杠杆投资,由于只需要有某合约市值一定百分比的资金就可进行交易,所以损失可能会超出最初存入的金额。本资料(在任何适用法规的含义范围内)均不构成招募说明书或公开发行证券,也不构成任何买入、卖出、或持有任何金融产品或金融服务的建议。
本资料中所含信息由芝商所仅为一般介绍性用途而编制,并非旨在提供建议、亦不应解释为建议。虽然芝商所已尽最大努力确保本资料中的信息在截至资料发布之时的准确性,但对于任何错误或遗漏概不承担责任,亦不会对本资料进行更新。任何表达的研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芝商所或其附属机构的观点。另外,本资料中的所有示例和信息仅作说明之用,不应视为投资建议或实际市场经验的成果。
与规则及合约规格相关的所有事项以CME、CBOT、NYMEX和COMEX正式规则手册为准。在任何情况下(包括与合约规格有关的事项)均应查阅现行规则。
在新加坡,根据《证券与期货法案》(SFA)第289章,CME、CBOT、NYMEX和COMEX均作为被认可的市场运营商受到监管,且CME作为认可的清算机构受到监管。除此以外,芝商所的任何实体均未获准在《证券与期货法案》下从事受监管的活动,亦未获准根据《财务顾问法》第110章提供财务咨询服务。
芝商所任何实体在印度、韩国、马来西亚、新西兰、中华人民共和国、菲律宾、台湾、泰国、越南以及其他任何芝商所未获得经营许可或经营会违反当地法律法规的司法辖区,均未进行注册,也未获得许可或声称提供任何种类的金融服务。在上述司法辖区,本资料未经任何监管机构审阅或批准,使用者应承担获取本资料的责任。
CME Group、地球标志、CME、Globex、E-Mini、CME Direct、CME DataMine和Chicago Mercantile
Exchange是Chicago Mercantile Exchange Inc. 的注册商标。 CBOT和Chicago Board of Trade是Board of
Trade of the City of Chicago, Inc.的注册商标。NYMEX和ClearPort是New York Mercantile Exchange,
Inc.的注册商标。COMEX是Commodity Exchange, Inc.的注册商标。
©2024年CME Group Inc.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通讯地址: 20 South Wacker Drive, Chicago, Illinois 60606